从“冯唐得不到重用”说开去
发布时间:2011-09-20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  来源:starark.126.com

 

文章来源:中国反腐倡廉网 

据史书记载,冯唐年青时就崭露出非凡的才华,可汉高帝刘邦喜武厌文,冯唐乃一介文士,自然得不到重用;到了刘邦的儿子惠帝刘盈继位,惠帝到是不喜武厌文,却喜欢用老成持重的人,而不喜欢使用年青的人——嘴上无毛、办事不牢,冯唐此时还较为年轻,因而仍然得不到重用;到了刘邦的孙子文帝刘恒登基,他是喜文而不喜武,崇儒重道,却喜欢用年青人,冯唐见到文帝时,已年逾八十。冯唐此时还只是一个香火院使臣中郎署长,大概相当于现在的招待所长的职务。以至于文帝大笑曰:卿虽世之雄才,奈何却如此之命薄耳!


   
这则冯唐得不到重用的故事警示后人:用人贵在用当其、善在用当其、难在用当其、好在用其所。俗话说:没有无用之人,只有不会用之人。”“垃圾是放错了位置的宝贝,庸人是被糟蹋了的人才。宝贝成垃圾,人才变庸才,主要是因为没有因人制宜、因人施策,以致放错位置、使用不当。可现实中,仍然有不少单位只注重竞相培养人才,花费了大量的财力、物力和精力,却忽略了人才合理使用,看着一个人才的存在而让其白白浪费;有些领导者,对自己的直觉十分自信,偏差的思维定势或者说感性占了上风,凭借个人的好恶用人,导致官场上心术不正者青云直上,贤能方正之士反倒要坐冷板凳,出现了英雄泪满襟,怎不令人心寒?从发展的角度看,这种失误浪费会极大地挫伤德才兼备者的积极性,最终贻害自己、贻害他人、贻害工作、贻害事业。


    “
骏马能历险,犁田不如牛。坚车能载重,渡河不如舟。舍长以就短,智者难为谋。生材贵适用,慎勿多苛求。这是清代诗人顾嗣协写的《杂兴》诗,浅显易懂,说明了用人贵在用其才。胡锦涛同志在七一讲话中指出:我们要以更宽的视野、更高的境界、更大的气魄,广开进贤之路,把各方面优秀干部及时发现出来、合理使用起来。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,人才浪费是最大的浪费。培养人才不易,留住人才不易,用好人才更不易。各级领导机关应当学习了解相关心理知识,不断加强自身修养,自觉清除和防止识人用人过程中容易出现的不良认知习惯,摆脱求全责备、以瑕掩瑜等惯性思维的束缚,避免以偏概全绝对化、一叶障目简单化等偏见性认识,调整角度,变换位置,扬弃传统,一视同仁对待人才,不持有偏见看人才,不凭主观好恶评价人才,切实提高识人用人的准确度,尽早把那些人品正、官德好、作风实、能力强的干部选出来、用起来。


   
毛泽东同志曾经指出:政治路线确定之后,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。人才一大片,就怕看不见。每一名领导干部都要树立人人都是人才的意识,做到虚怀若谷、不拘一格、广纳群贤,使每个人才都能各得其所、各尽其能、各展其长。要使人才逢其时尽其能,还要防止和克服年龄是个宝,文凭不可少,德才做参考,关系最重要的错误认识,不被一个人的外貌所左右,不被顺手所掩盖,不被歌颂所打动,不被吹捧所迷惑,任人唯贤、唯才是举,量才适用、群体优化,事得其人、人适其事,使各类人才创业有机会、干事有舞台、发展有空间,长处得到施展,群体形成合力,最大限度地发挥人才效益,决不能让冯唐易老、李广难封之事在今天重演;再不能让有德、有才者悲叹时也、运也、命也!

 

中共内江师范学院纪委  版权所有

地址:四川省内江市红桥街1号  邮编:641100